软磁粉芯扩产放量铂科新材:芯片电感有望打造增长新引擎
发表时间: 2023-12-10 14:01:58 作者: 变压器
2009年,公司前身深圳市铂科磁材有限公司成立,并于同年成功研发铁硅、铁硅铝磁粉芯并推向市场;
2011年和 2013 年分别成为光伏逆变器龙头公司 Power One 和华为的供应商;
2021年,推出全新铁硅系列新产品 NPC,签约建设河源生产基地,预计达产后磁粉芯产能将增加 2 万吨;
2021年 6 月公司与英飞凌签署合作伙伴协议,推进芯片电感赛道的战略布局。
公司主要是做金属软磁粉和金属软磁粉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电能变换各环节的电力电子设备或系统实现高效稳定、节能环保运行提供高性能软磁材料以及电感元件整体解决方案。凭借着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制能力,不断推出匹配市场需求的新材料产品,引领全球金属软磁粉芯行业的发展。
不断拓宽产品边界,完善产品矩阵。公司基本的产品为合金软磁粉芯,是电感元件的核心部件;同时基于现有粉末制备技术和成型工艺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公司还研发并推出了了芯片电感(铜铁共烧)、金属软磁粉末等新产品。
公司始终以终端应用需求为产品研究开发方向,基于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从“铁硅 1 代”金属磁粉芯逐步升级完善,建立了一套覆盖 5kHz~2MHz 频率段应用的金属磁粉芯体系,可满足众多应用领域的性能需求,牢牢抓住终端用户。
2021年推出全新铁硅系列新产品 NPC,作为面向碳化硅时代的新磁性材料,NPC 系列不仅提升了直流叠加特性,同时优化了磁芯损耗,为电源模块节省铜线、提升效率做出积极贡献。
公司推出了高饱和球形和类球形的铁硅铬软磁粉末,其具有高磁导率、高饱和特性、良好的防锈能力和较低损耗,能够有效解决目前一体电感应用电流小等行业痛点。此外,公司还成功开发了非晶和纳米晶软磁粉末,目前已经由实验转向了批量生产,其低损耗特性可以有效提升电感产品的效率,目前得到了台系等电感企业的广泛认可。
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公司第一大股东深圳市摩码新材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 27.72%的股权;杜江华先生直接持有公司 2.52%的股权,且为摩码新材的控制股权的人,因此,杜先生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 17.49%的股权。公司董事兼首席技术官郭雄志直接持有公司 13.36%的股权,为第二大股东。阮佳琳和罗志敏分别直接持有公司 7.18%的股权。阮佳琳是铂科天成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持有铂科天成 22.19%的股权。
目前公司旗下有 4 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为惠州铂科、铂科实业、成都铂科和河源铂科。惠州铂科主要是做合金软磁粉、合金软磁粉芯及相关电感元件产品的生产,且为公司主要生产基 地;铂科实业从事合金软磁粉的生产和销售;成都铂科主要是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河源铂科分两期在河源江东新区投资建设高端合金软磁材料生产基地,逐步扩大产能。
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公司 A 股普通股股票。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为 187 名,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105.21 万股,预留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4.79 万股,总数为 110 万股,并在三个归属期内依次归属于员工。
公司业绩增长态势良好,再创新高。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26 亿元,同比增长 46.1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20 亿元,同比增长 12.9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15 亿元元,同比增长 16.55%。
合金软磁粉芯是公司营收的大多数来自,占比 96%以上。2021 年,合金软磁粉芯、合金软 磁粉、磁性电感元件和别的业务的营收分别为 7.02 亿元、0.13 亿元、0.06 亿和 0.05 亿元,分 别占比总营收的 96.74%、1.86%、0.83%和 0.57%,合金软磁粉芯作为公司基本的产品,近年来营收占比一直在 96%以上;合金软磁粉芯、合金软磁粉、磁性电感元件和别的业务的毛利分别为 2.32 亿元、0.09 亿元、0.01 亿元和 0.03 亿元,分别占比毛利总额的 94.69%、3.67%、0.41%和 1.22%。
核心产品合金软磁粉芯的毛利率稳定在 30%以上,仍有改进提升空间。2022 年上半年,合金软磁粉芯从 2021 年的 33.02%上升至 35.49%,同比增加 2.47pct。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下降,促使产品直接材料成本下降,从而使得产品毛利率升高。同业公司东睦股份 2022 年上半年,软磁粉芯的毛利率为 14.41%,对比之下,公司产品毛利率优势明显。
合金软磁粉末由于配方特殊,毛利率远高于同行。公司自产并对外销售的合金软磁粉主要为铁硅铬粉末,该粉末的配方较为特殊,对技术工艺水平的要求相对更高,因此产品单价较高,毛利率明显高于别的产品,在 70%左右。
期间费用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公司降本增效成果明显。2021 年,期间费用总计为 0.62 亿 元,同比增长 37.8%,期间费用率为 8.69%,同比下跌 0.51%。
具体来看,销售费用为 0.13 亿元,同比增长 52.98%,主要系计提股权激励费用和广告宣传费增加所致;管理费用为 0.42 亿元,同比增长 27.45%,主要系职工薪酬、折旧等增加和计提股权激励费用所致;财务费用为 0.07 亿元,主要系利息支出增加所致。
2022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 0.25 亿元,同比增长 66.67%,截止 2022 年 6 月 30 日,公司已累计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 110 件,电感软 件设计著作权 1 件。
软磁材料最重要的包含金属软磁粉芯、软磁铁氧体、非晶、纳米晶以及硅钢片等。金属软磁粉芯是具有分布式气隙的软磁材料,随着各类电子产向微型化、小型化方向发展,凭借其温度特性良好、损耗小、饱和磁通密度高等优良特性,可以越来越好的满足电能变换设备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频化的要求,近年来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尤为突出。
产品可大范围的应用于光伏发电、变频空调、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数据中心、储能、消费电子、电能质量整治等领域。
作为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装置,光伏逆变器的市场规模随着光伏市场的强劲增长而逐步扩大。光伏逆变器是一种电源转换装置,基本功能是将太阳能电池板受太阳光照射时产生的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送入电网,即光伏发电并网。
在光伏逆变器中,有两个核心关键的电感元件,分别是 Boost 升压电感和 Inverter 逆变电感,前者将光伏电池板发出的不稳定的直流电升压成稳定的直流电压的电路中,后者将稳定的直流电压通过逆变电路转换成 50Hz 正弦波交流电输入电网。这两种电感元件的磁材料基本上采用高性能的铁硅类粉芯材料,慢慢的变成了世界光伏逆变器设计的标准设计。
在工作原理方面,集中式逆变器是将若干个并行的光伏组串连接到同一台集中式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完成上限功率点跟踪后,再统一并网;组串式逆变器对数串光伏组件单独进行上限功率追踪,在经过逆变单元后并联入交流电网。
组串式光伏逆变器中多采用金属软磁粉芯,因其具备优秀能力的交直流叠加稳定性且耐受大电流环境。由于储能逆变器基本的产品与光伏逆变器同源,大部分光伏逆变器厂家已布局光储一体化路线,参与储能逆变器市场的竞争。
因此,公司依托光伏领域已积累的大量优质客户在储能逆变器市场得到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金属磁粉芯产品在储能领域主要使用在在储能模块(充放电及逆变模块)电源中。
储能技术是新能源发展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储能具有消除电力峰谷差,实现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平滑输出、调峰调频和备用容量等作用。随着储能成本的年年在下降,储能在全世界内慢慢的受到重视。
据上证报统计,目前已有超 20 个省份要求或建议新能源电站配置储能,配置比例约 10%,配置时长约为 2h。
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国家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已成为全世界共识。
根据 IEA 公布数据,2021 年全球光伏市场新增装机量达到 175GW, 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依照国家能源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 54.88GW,同比增长 13.9%。
根据 CPIA 预测,预计到 2025 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将达到 330GW,未来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
在新能源装机大幅度增长的驱动下,发电侧储能有望迎来加速发展。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1 年国内锂电储能总出货量达到 37GWh(+110%),其中电力储能出货 18GWh,贡献最大增量。
未来随着新能源应用规模加大,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将加速发展。同时伴随着分布式电站、充电桩、微电网等衍生新型生态系统的应用,储能下游三大应用端将迎来对金属软磁材料不同程度的新增应用需求,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驱动。
1)根据公司生产及行业经验数据,在目前的控制水平下,单位千瓦装机容量平均所需铁硅合金软磁材料 0.38KG;
2)根据 CPIA,预计到 2025 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将达到 330GW;
3)渗透率:组串式逆变器渗透率预计从 2020 年的 67%缓慢上升至 2025 年的 74.0%。
1)依据相关研究,单位 GW 装机容量平均所需铁硅合金软磁材料 250 吨;
2)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到 2025 年,全球储能年均新增装机将达到 19.9GW。
新能源汽车随着我们国家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当前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推动电动汽车用电源变换器需求的持续增长。公司合金软磁粉芯制成的电感分别应用于 AC/DC 车载充电机和车载 DC/DC 变换器中 PFC、BOOST、BUCK 等电路模型。
根据 EV Tank 发 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 年)》,2021 年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达 670 万辆,同比增长 102%,占全部乘用车销量的 9%左右,预测到 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2240 万辆;根据中汽协数据,2017-2021 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由 76.8 万辆增长至 354.5 万辆,四年 CAGR 达 46.6%,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具体来看,2021 年我国纯电动汽车的销量为 294 万辆;插电混动汽车的销量为 60 万辆,占比分别为 83.0%和 17.0%。
纯电动汽车(BEV)电池容量大,在充电环节只包含 OBC,无需升压电感,通过串联即可达到 450 伏的电压,BEV 每单台车用软磁粉芯约为 0.6 千克,随着 EV 向高压化(800-1200V)发展,单车金属软磁粉芯的用量有望逐步提升;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动力电池的容量较小,只有 48V,串联电压不足,在充电环节需要升压电感,对金属软磁粉芯的需求量较大,以比亚迪超级混动 DM-i 为例,每台混电车的软磁粉芯的用量约为 3.5 千克左右。
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能源供给装置,充电桩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地发展将大力推动充电桩相关产业的发展。合金软磁粉芯制成的高频 PFC 电感等应用于充电桩的充电器上,起储能、滤波作用。
根据充电联盟公布的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作情况显示,截至 2022 年 7 月, 2022 年 1-7 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 136.2 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上涨 199.2%,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持续上升,同比上升 390.1%。截止 2022 年 7 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 398.0 万台,同比增加 97.5%。
根据充电联盟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1 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增量比为 3.4:1;中汽协预测,2022 年的车桩增量比为 2.9:1,充电桩任旧存在较大的缺口,未来有望加快充电桩等配套设施 的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2)BEV 和 PHEV 的金属软磁粉芯单车用量分别为 0.6kg 和 3.5kg,且 BEV 软磁粉芯用量会随高压化而增多;
1)假设到 2025 年车桩增量比逐步降低到 2.5:1,预计 2025 年全球充电 桩数量为 896 万台;
公司合金软磁粉芯应用于变频空调变频器上的高频板载 PFC 电感中,在变频空调输入整流电路中,起到电源输入功率因数的调节、抑制电网高次谐波的储能升压电感的作用。
目前我国电网的电压为 220V、50Hz,在此环境下工作的空调被称为定频空调;而变频空调是指可依据环境温度,通过变频器改变压缩机供电频率,调节压缩机转速,进而通过压缩机转速的快慢调节制冷量,进而达到控制室内温度的目的的空调。
与传统定频空调相比,变频空调具有快速制冷(制热)、节能、温度精准控制、电压适应范围宽等优点。因此,在国家大力鼓励发展节能环保产品的社会大背景下得到愈来愈普遍的应用。
符合一级能效标准的空调才可以获得市场准入,变频空调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2020年 7 月 1 日起我国真正开始实施 GB21445-2019《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该标准首次统一变频定频空调能效评定体系。在新的能效标准体系下,原三级能效的定频空调、变频空调以及原二级能效标准的单冷式定频空调都不符合市场准入门槛。 变频空调渗透率突破 90%以上。
新标准出台后,2021 年,空调销量为 15430 万台,同比增长了 9.1%,其中,变频空调销量为 14596.8 万台,同比增长了 95.0%,近乎翻倍。2021 年变频空调的市场渗透率为 94.6%,同比 2020 年大面积上涨了 41.7pct,并且可预见,未来变频空调的渗透率仍将持续上涨,逼近 100%。
假设:每台家用变频空调平均所需铁硅合金软磁材料 0.2KG;2022-2025 年空调销量稳步增长,至 2025 年全球家用空调销量增至 1.7 亿台;变频空调渗透率稳中有升,维持在 97% 左右。
UPS,即不间断电源,是一种含有储能装置,以逆变器为主要元件、稳压稳频输出的电源保护设备。主要使用在于单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系统或其他电力电子设备,为其提供不间断的 电力供应。
当市电输入正常时,UPS 将市电稳压后供应给负载使用,此时的 UPS 实质是充当一台交流市电稳压器的功能,同时它还向机内电池充电。
当市电中断时,UPS 立即将机内电池的电能,通过逆变器转换为 220V 交流电,以使负载维持正常工作,并保护负载软硬件不受损坏。
公司合金软磁粉芯制成的 UPS 电感应用于高频 UPS 电源中,实现储能、滤波、稳压等功能。UPS 电源系统从产生至今已经有超过 40 年的历史,UPS 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单独的电源系统,已成为集不间断电源、电源管理、散热、电力电缆和数据布线为一体的全套电源供应与管理解决方案。
这就极大的利于用户的选购、安装、维护和扩容,一方面降低了日常管理和维护的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对整个网络中的硬件设备、运行程序和数据及数据的传输途径做全面保护,使之成为不间断供电网络。此网络还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智能化监控及防雷击等功能。
所以,UPS 目前已大范围的应用于金融、电信、政府、制造业以及教育和医疗等领域。根据 QY Research 数据,全球 2020 年 UPS 市场规模约 860 亿元,同比增长约 19.1%。
2)电感元件占 UPS 电源总成本 的 3%左右,软磁粉芯占电感元件总价值的 70%左右;
2025 年全球各领域的金属软磁粉芯全球需求量为 23.1 万吨,2021-2025 年的 CAGR 为 14.2%。其中,光伏领域需求量最大,约为 9.3 万吨,占比总需求约 40.3%;其次是 UPS 电脑领域,占比 23.3%。
电感根据封装方式大体上分为插装式电感和贴片式电感,传统的插装式电感在成本上有很大优势,但是体积大、电感量范围广。
一般用于产品空间内置电路板尺寸比较大的产品,如:音响、家用电器、车载 DVD;片式电感体积小、成本低、综合性能更为优良,常用于微型化产品,如:电脑显示板、笔记本电脑、汽车电子等。
根据功能分类,片式电感又可大致分为功率电感和射频电感,功率电感功能包括扼流、滤波、 振荡等作用;射频电感可承担的基本功能包括电路调谐、阻抗匹配、滤波,还可以用作 RF 扼流圈。
从制作工艺来看,片式功率电感分为绕线型、叠层型、编织型和薄膜片式电感,其中绕线型和叠层型最常见。在绕线型电感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一体成型片式电感,其能够顺应电源模 块的小型化和大电流趋势,磁性与耐热性更高、工作噪音更小。
自研芯片电感已实现小批量生产,公司将加快布局生产线的布局,早日实现量产。
公司基于多年来在金属软磁粉末制备和成型工艺上的深厚积累,有别于传统一体成型工艺,采用独创的高压成型结合铜铁共烧工艺,研发出具有行业领先性能的芯片电感。
目前,公司已推出了多个芯片电感系列料号,取得了多家知名芯片厂商的验证和认可,并已实现小批量生产和交付。
随着产品的持续升级迭代和市场认可度提升,公司将加快自动化生产线的布局,为更大批量的订单交付做准备。
主流芯片电感目前主要是采用铁氧体材质,但铁氧体饱和特性较差,随着未来电源模块的小型化和应用电流的增加,铁氧体电感体积和饱和特性已经很难满足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而金属软磁材料电感具有更高效率、小体积、能够响应大电流变化的优势。
芯片电感应用广泛,增量可期。公司的芯片电感产品起到为芯片前端供电的作用,可大范围的应用于服务器、通讯电源、GPU、FPGA、电源模组、笔记本电脑、矿机等领域。
电感广泛运用于智能手机各个模块,射频电感(整理信号)和功率电感(稳定电压)均对手机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 5G 智能手机的放量普及,一方面单部手机射频解决方案 中的电感需求量在一直增长;另一方面 5G 智能手机将接力 4G 继续实现向高端渗透,单机电感价值持续增长,两者共振扩大电感市场空间。
图表 40:芯片电感在手机中的应用 图表 41:TDK 手机片式功率电感
在手机方面,单部手机中电源管理芯片(PMIC)数量的提升推动芯片电感需求的上升。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数据,2G、3G、4G 手机单机电感用量约为 20-30 颗、40-80 颗、60-90 颗。
预计 5G 手机单机电感用量约为 140-200 颗,相比 4G 时代提升 30%-50%以上,其中芯片电感约占 5%。其中,功率电感方面,智能手机多功能集成化的发展路径也对电源管理芯片提出更高的要求,所搭载的功率电感数量相应增长,功率电感用量有望达到 20-40 颗;射频电感方面,5G 在 2G-4G 既有频段基础上,通信频段数量将新增 50 个,频段的增加意味着射频芯片数量需求的提升,5G 手机射频电感用量有望达到 120 颗-160 颗。
根据 IDC 数据,2021 年全球 5G 手机出货量约 5.6 亿台,同比大幅度增长约 117%,渗透率占比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 41.6%,预计 2025 年,全球 5G 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 10.6 亿台,渗透率提升至 74%左右,2021-2025 年的 CAGR 约为 17.1%,增速较快。
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 5G 手机出货量为 2.66 亿台,占比全球 5G 手机出 货量为 47.1%;2022 年上半年,我国 5G 手机出货量为 1.09 亿台,通常下半年是消费电子的消费旺季,华为、苹果为代表的手机生产厂商选择在第三季度发布新款,进一步刺激了手机的消费,对此,我们大家都认为下半年手机销量,特别是 5G 手机的销量值得期待。
芯片电感大多数都用在现实电压、电流变换等电能转换,常见于电源管理芯片(PMIC)、现场 可编程门阵列(FPGA)供电电路中。在 GPU、CPU 电路中,芯片电感、电容、MOS 管与驱动芯片共同构成供电电路,满足 GPU、CPU 供电需求。
PC 和服务器的处理芯片功耗不断的提高,拉动芯片电感的市场需求。在 PC 和服务器领域, 芯片电感大多数都用在 GPU 和 CPU 旁路供电等。伴随性能提升的需要,CPU、GPU 等核心运算与处理芯片的功耗不断升高。
NVIDIA 计划明年发布的 GeForce 系列 GeForceRTX4090 显卡的功耗预计将达到 600W。出于稳定电压的需要,只可以通过提高电流满足高功率运行,从而对功率电感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相较于铁氧体,金属软磁粉芯在耐受大电流方面性能更好,有望未来逐步替代铁氧体芯片电感。
根据 IDC 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1 年 PC 全球出货量达 3.48 亿台,同比增长 14.8%,自 2012 年以 来的最高增速;但 IDC 认为受到通货膨胀以及疫情等众多因素影响,现阶段消费者需求放缓,将会导致了 PC 出货量出现下跌,预测 2022 年 PC 出货量为 3.053 亿台,同比下降 12.8%。
长远看,随着经济恢复、后疫情时代工作模式向 WFH 转变叠加 PC 端产品周期迭代,我们 预计 2023-2025 年的 PC 出货量将稳步上升,看好 PC 领域需求的增长。
人工智能、大数据快速地发展的时代,推动全球服务器市场的建设和需求,进而拉动芯片电感需求将迎快速增长。
2012-2021 年,全球服务器的出货量呈现震荡走高的趋势。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服务器的性能和需求量有了逐步提升,尤其是金融业和制造业领域的企业不断加大对AI、云计算等方向的投资。根据 IDC 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1 年度全球服务器市场出货量为 1353.9 万台,同比增长约 11%。
1)假设每台 5G 手机的芯片电感数量为 12 个,非 5G 只能手机的芯片电感数量为 7 个;同时,全球 5G 手机渗透率逐步提升至 68%。
结合 IDC 预测的 2025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15.5 亿台,其中,5G 手机出货量为 10.6 亿台。
3)假设台服务器中芯片电感数量为 18 个;且 2021-2025 年全球服务器出货量的 CAGR 为 5%。
可以测算出,预计 2025 年全球芯片电感需求量约 206.7 亿个,2021-2025 年 CAGR 约 5.4%。其中,智能手机芯片电感市场需求将达 161.4 亿个;PC 端芯片电感市场需求将达 42.4 亿个;全球服务器端芯片电感需求量将达 3.0 亿个。
智能手机领域,芯片电感需求量将破百亿;与 PC、服务器等领域的需求共振,拉动芯片电感需求。
生产设备基本已经实现国产化,市场竞争力有所增强,但大多数磁性材料生产企业仍未形成规模优势,公司作为业内龙头,具有竞争优势。
目前国内能提供铁硅、铁硅铝粉芯的企业较少,主要竞争对象包括 Changsung Corp.(韩国昌星)、Magnetics(美磁)、东睦股份、横店东磁等。
公司是国内最早布局合金软磁粉芯的企业之一,且产能业内名列前茅,预计未来 2024 年软磁粉芯的产能将达到 5.1 万吨,届时国内排名第一,较之别的企业,产能拥有绝对优势。
目前已积累了低氧精炼、气雾化喷嘴、超细粉制备、粉体绝缘、高密度成型等关键核心技 术。
借助合金熔化过程中的低氧精炼技术可保证低含氧量;通过气雾化喷嘴技术实现粉末批量生产、提高粉末收得率;开发多种粉体绝缘技术提高磁粉芯绝缘层的综合性能、降低涡流损耗;采用高压成型结合铜铁共烧工艺开发高性能芯片电感,在软磁粉末、粉芯、芯片电感的制备环节中提升产品性能、保证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为公司布局下游提供竞争力。
公司不仅持续推动对软磁材料的研发,在制作工艺上也持续突破,掌握了金属粉末核心制备工艺。金属粉末的制备大致上可以分为物理化学法和机械法。
机械法中最主要的是雾化法和机械粉碎法。公司是中国率先把气雾化的实验室产品铁硅软磁粉变成工业规模化生产的企业。
雾化法一般利用高压气体、高压水或非常快速地旋转叶片,将经高温熔融的金属或合金熔液破碎成细小的液滴,在收集器内冷凝而得到超细金属粉末,该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
雾化粉末具有球形度高、粉末粒度可控、氧含量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低以及适应多种金属粉末的生产等优点,已成为高性能及特种金属粉末制备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除了具备先进的气雾化制粉技术,还拥有真空雾化、离心雾化等制粉平台。
2021 年惠东基地的产能已稳步提升至 2.5 万吨/年,公司旨在通过技改逐步扩大惠东基地产能。
2016 年惠东基地的生产能力为 5800 吨/年,随着下游市场需求增加,公司逐步扩大软磁粉芯产能。
公司后续通过过扩建生产车间,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建设自动化生产线 年底,公司金属软磁粉芯产能达到 2.5 万吨。
2022 年,公司将继续在原惠东生产基地扩充产能,推进生产线的自动化升级改造,计划在今年扩充 6000 吨左右的产能,预计惠东基地的产能将扩大至 3.1 万吨。
河源基地规划建设 2 万吨产能,有望于 2022 年内实现部分产能。为巩固公司在金属软磁粉芯行业的领头羊,2021 年 2 月,公司计划投资人民币约 10 亿元,分两期在河源江东新区 投资建设高端合金软磁材料生产基地。
2022 年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4.3 亿元,其中 3.47 亿元用于该基地建设。
河源基地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利用制程改善和场地合理规划来提升工艺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公司争取年内完成河源生产基地的基本的建设,并实现部分产能;到完全达产后,预计公司新增产能合计 2 万吨。
软磁粉末:公司规划大幅度的提高公司的金属软磁粉体产能,高性能金属软磁粉末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鉴于近年来金属软磁粉末市场的巨大发展的潜在能力,出售的收益逐年增长,公司将加大金属软磁粉末的产能投资,2022 年将启动新厂房的规划建设,引入多条生产线 年可陆续投入生产。
芯片电感:2022 年公司将尽快绑定生产的基本工艺,搭建自动化生产线,实现稳定的批量生产和交付芯片电感产品。
铂科新材的产品研制方式具有外部协同性,与用户共同研发实现路径绑定,以此来提高产品性能,同时降低成本。
一方面,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铂科新材通过现场技术上的支持工程师参与用户的新、旧产品研究开发改造的技术方案设计,从而协同实现性能的最优化;同时在产品迭代过程中同样通过该路径,直面需求用户进行推广,提供更具性价比、性能更优异的新产品。
另一方面,从成型材料(磁芯)角度,目前铂科新材生产的磁芯主要客户为电感制造厂商,公司参与客户的产品开发,并借此了解客户的实际的需求,在未来合作中提供更具定制化需求的产品,实现路径绑定协同发展。
优质的用户资源及多年的客户的真实需求的数据积累,奠定了公司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及品牌建设等方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目前,公司已与ABB、比亚迪、格力、固德威、华为、锦浪科技、美的、麦格米特、TDK、台达、威迈斯、阳光电源、伊顿、中兴通讯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厂商开展了广泛的技术和市场合作。
在光伏逆变器领域,公司已与行业领先厂商华为、阳光电源、古瑞瓦特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这几家国内公司出货量全球排名前五,占据了全球 40%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空调领域,与头部企业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达成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根据 2021 年的空调出货量数据,这两家头部企业已经占领空调领域超过 60%的市场份额。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取得了比亚迪 DM-i 等品牌及车型的认可,是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最大的客户。根据 EV Sales,2021 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占率达 9.14%,排名第二,且为全球第一批采用磁粉芯方案的车企,也助力公司在电车用磁粉芯领域再度掌握先发优势。2021 年,公司将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领域作为战略重点市场进行管控,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领域的出售的收益大幅度增长,出售的收益同比去年增长约 185.26%。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金属软磁粉芯生厂商,同时推进多产品布局,扩大产能,发力芯片电感和金属软磁粉末业务,打造增长新引擎。受益于下游如光伏、新能源、5G 应用等领域迅猛发展,拉动了金属软磁粉芯、芯片电感等产品的需求不断攀升,产能有望伴随需求释放。
(1)金属软磁粉芯:公司扩产项目会持续推进,如期投产,预计 2022-2024 年的金属软磁粉芯产能分别为 36000/46000/51000 吨,毛利率稳定在 33%-35%;
(3)芯片电感:公司芯片电感产品实现批量交付指日可待,且规模效应会让芯片电感毛利率上涨至 30%左右。
精选报告来自【远瞻智库】或点击:远瞻智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报告下载战略报告管理报告行业报告精选报告论文参考资料远瞻智库
- 上一个: 下月起履行新电价
- 下一个: 【48812】2014年我国十大干式变压器公司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