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发表时间: 2023-11-26 17:27:25 作者: 产品中心

  南粤春早。广东人率先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先行,经济新路走得风生水起。随着春天的脚步,本报特派记者行走珠三角,访学者,看企业,进园区,问计广东创新之策,倾听广东创新之音,试图为浙江的科学发展带来更多灵感。

  说这话的人叫丁力,是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这位瘦高汉子,说话时表情丰富,条理清晰,是一位地道的浙江杭州人。2002年,丁力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孔雀东南飞”,来到广东省社科院。从那时起,丁力每年主持起草《广东省区域综合竞争力报告》,为广东经济发展的路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丁力说,与浙江靠“四千精神”自主开拓市场不同,广东经济的“外源性”特点明显,招商引资是广东的看家本领。他直言不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创造经济奇迹的“三来一补”、“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珠三角模式,在“十一五”时期,碰到了日益坚硬的“天花板”:简单加工、贴牌仿制的低端制造,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难以为继,“三高一低”的粗放型增长,在资源、环境的双重制约下步履维艰。

  如此场景,记者在行走珠三角时深有感触。东莞是广东“三来一补”、“两头在外”经济模式的集中体现之地。这里工厂林立,外来劳动力集聚,鼎盛时期人口总数达到1000万人,而本地人口才170万。金融危机袭来,大量贴牌代建工厂或关或迁,最著名的当数全球最大的玩具加工厂——东莞合俊集团突然倒闭,当年被媒体广为报道。曾在市委宣传部任职的市科技局办公室主任肖铮勇和记者说,公安部门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现在外来劳动力至少已经减少了200万,很多镇村建设的标准厂房过去不愁租,现在开始有空闲了。

  “自主创新决定广东命运”。广东的决策者意识到,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从“汗水型”向“智慧型”过渡。2005年起,广东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份份富有前瞻性、针对性的决策,比如《广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广东省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纲要》等政策性文件。省政府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政策联席会议制度开始实施,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政策指南,陆续落地开花。

  春日暖阳下,刚刚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周伟,正在一遍遍地测试站立式电动车,青春的脸庞上洒满汗水。

  周伟所在的单位,是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地处东莞市郊风景优美的松山湖科技园。这个机构很特别,由广东省科技厅、东莞市政府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建。为了这个研究院,2007年成立以来的三年里,东莞已经出钱出地投入共计1.2亿元。

  别看周伟年轻,他的团队已经和当地一家模具企业合作,他们出研究成果,模具老板出1000万元投资,成立了易步机器人公司,专门研发这种站立式电动车。现在,周伟本人已经是这家企业的大股东。

  像这样的合作模式,在东莞华中科大工程研究院这个公共平台,已经屡见不鲜。这样的平台集科学技术创新、技术服务、产业孵化于一身。它的服务领域很有明确的目的性,就是东莞已经驾轻就熟的制造业,比如机械、电子、汽车、玩具、纺织等。

  有了华中科技大学源源不断的研究成果,东莞当地的传统制造业就“鸟枪换炮”了。

  “通过这样的平台,学校里的青苹果,变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红苹果,既服务了当地企业,又让学校的人才和科研成果有了用武之地,多方受益。”研究院副院长刘国祥和记者说,“现在每天前来考察、洽谈的企业老板络绎不绝,技术需求非常旺盛。”

  华中科技大学在东莞的落地与延伸,是广东省开展省部院产学研联盟的一个缩影。

  广东缺高水平的科研院校人才,“要和聪明的脑袋拴在一起,自主创新才有希望。”据统计,自开展省部、省院合作以来,广东已引导70所高校、46个科研院所共建了200个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市(区、镇)、研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全国312所高校、332个科研机构的1万多名专家、教授在广东开展长期合作,数千项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累计新增产值8000多亿元。

  “要把世界上最棒的人才引进来。”说这话的,是浙商张中能,东阳横店人,现为广东东阳光集团的董事长。这个集团涵盖了铝业、药业与能源三大产业,目前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并拥有一家上市公司“东阳光铝”。

  张中能旗下的东阳光药业集团,是达菲拥有者——罗氏药业在全球第三家获得专利授权的企业。凭借雄厚的研发和制药能力,东阳光药业当年生产的“奥司他韦”(达菲),占到了国家抗甲流储备药物90%以上,为国家抗击甲流做出了主要贡献。

  危机时刻显身手,东阳光药业一举成名的背后,就是东阳光集团坐落在广东的国内顶级规模的制药研究基地。

  这个基地,就在东莞市长安镇上的一片欧式建筑群中。每天有上千名穿着白大褂的药业科研人才进进出出,埋头科研。推开一间间研究室的门,里面仪器林立,管道密布,一副世界高端药业研究室的模样。东阳光这几年投入药业研发的仪器设施的资金,粗算就有近4亿元。

  这里集中了国内外800多名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高端制药研究人才,其中海归博士有几十名。据说,这些人才一年光薪金开支就超过1.2亿元。

  有了顶尖人才的加盟,公司目前有7个原料药和制剂产品已通过欧盟的GMP认证,大环内酯类原料药已经通过FDA的认证。公司已建成了国内最大最先进的大环内酯类生产线计划发酵技术的牵头单位。

  “要自主创新,必须有全球最顶尖的人才”。这是张中能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广东决策者的心声。

  为了吸引国内外顶尖人才,广东省出手非常大方。有关政策规定:企业引进世界一流的科研团队,政府给8000万元至1亿元的资金扶持,其中30%可以直接用于人才的劳务开支;企业引进单个的科技领军人物加盟,政府给予600万元的资金扶持,其中100万元是人才的住房生活补贴。2009年11月,102个创新科研团队经过严格评审,12个脱颖而出。让他们喜出望外的是,近5亿元专项资金由原定的分期逐年拨付,调整为一次性全额拨付到位。这在全国罕见。

  叶莲英是浙江温州人,是深圳市力达电源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她的企业2007年被列入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打的高智能、无触点交流电稳压器,被大范围的应用在通信设施中,是工信部稳压器国家标准的国内唯一的起草企业。

  像叶莲英的企业,在深圳这个高新技术企业林立的城市,并不起眼。她和记者说,入列高新技术企业,最大的政策扶持是税收减免优惠,研发投入可以1.5倍的比例计入成本抵扣税收。不过,这个名号并不一劳永逸,每年都要年审,一旦企业没有新的发明出来,就非常有可能摘牌。“政府对高新技术的扶持,是鼓励,更是鞭策。”

  叶莲英在深圳已经创业17年,她说,深圳是一个创新精神渗透到每个角落的城市。2008年,深圳市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第一个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背后的原因是,这里拥有国内顶级规模的本土自主创新企业集群。比亚迪、华为、中兴,一个个在国际上响当当的品牌,是深圳自主创新的“最佳主角”。

  目前,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每年以40%的幅度递增,高新技术慢慢的变成了深圳四大支柱产业之首。

  不光深圳,整个广东都在培育浓厚的创新氛围。广东是全国最早建立高新区的省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一直是全国之首。如果说广东经济是一辆列车,那么遍布广东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就是车头。它们集中了广东各个产业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

  到2010年底,广东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94家,总数居全国第二。这些创新龙头,获得了政府极大的支持,如企业研发费税前扣除政策被不折不扣地落实,全省有1000余家企业享受到了这项政策的优惠,研发费抵扣额多达50亿元。为了让高新技术企业有充足的市场占有率,第一期《广东省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清单》将119项高新技术产品列入。